8月19日上午,學校召開“十五五”發展規劃編制輔導報告會,特邀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別敦榮教授作題為《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面臨的形勢與戰略選擇》的報告。全體校領導、各學院黨政負責人、機關及直屬業務單位負責人、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組牽頭單位副職領導、工作組秘書以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蔡國春主持。
別敦榮在分析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面臨的形勢時指出,高校在制定發展規劃時一定要認清形勢,從國家、地方、區域等三個層面精準研判未來發展趨勢。從我國人口規模的變化趨勢可以初步判斷,高等教育整體規模在未來十年中仍會持續擴大,并在2035年后開始出現全局性的變化。未來十年是地方高校建設與發展的戰略機遇窗口期,地方高校在這一階段中的發展狀況根本性決定了其2035年后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別敦榮依據自己所提出的“大學生命周期理論”將大學的發展劃分為創業、中興和成熟三個階段,并分析了大學建設各階段的主要任務。他指出,當前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面臨的任務主要有六項:一是辦學條件由“有”至“優”的升級;二是學科專業的升級和結構優化,包括學科專業數量門類、水平層次和質量的適應性;三是辦學功能的升格;四是教師與干部隊伍人力資本增值;五是內部治理結構的優化,釋放和激發二級學院辦學活力;六是文化創新,讓創新文化成為學校未來十年改變格局的關鍵支持。
別敦榮就如何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做好戰略研究。在抓好常規辦學的同時,集中一部分資源和力量著力做好戰略辦學的謀劃。需明確戰略愿景,分階段設計發展目標,理清制約學校發展的關鍵問題,并展開具有針對性的重大行動,以期使學校的發展呈現進階式跨越;二是系統性地做好四類規劃:作為頂層設計的事業發展規劃、分領域的專題與部門處室規劃、各二級學院規劃以及面向重大重點任務的專項戰略行動規劃;三是全員參與規劃。全員參與,集思廣益,通過規劃解決長遠發展問題。規劃的過程是動員和教育的過程,通過規劃讓學校全員參與進來,在規劃制定和完成的過程中形成凝聚力。
(一審:王夫壽,二審:吳向裕,三審:殷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