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告 人:鄧勇輝 教授 復旦大學
報告題目:功能介孔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
報告時間:6月26日(周一)上午9:30
報告地點: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211會議室
主辦單位: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院
報告人簡介:
鄧勇輝,男,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09月至2005年07月復旦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導師:府壽寬教授,2005年10月至2007年09月復旦大學,博士后,導師:趙東元院士;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2007年至今在復旦大學化學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聘為副教授和教授。曾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21),國家優秀青年基金(2014),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三,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2014年),2020年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2014-2022年連續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用學者等學術獎勵和榮譽。長期從事新型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非均相催化、氣體傳感領域的應用研究,提出了配體輔助協同組裝方法和積碳支撐晶化等策略,解決了介孔半導體金屬氧化物熱穩定性差結構、易坍塌的難題,創制了一系列高結晶度的介孔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實現了多種氣體的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傳感檢測,研發了多款介孔氣敏傳感器原型機器,在Nat. Mater.,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刊物發表近200篇學術論文,引用超過18000余次(h指數68)。應邀在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等刊物撰寫綜述論文,出版英文學術專著一部。目前作為負責人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上海市科委基礎重大項目、基金委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等。
報告摘要:
此次報告內容:(1)功能介孔材料發展概況;(2)功能介孔材料在傳感器、催化、能量轉換和儲存、生物醫學、電子設備等諸多關鍵領域的應用;(3)新型功能介孔材料設計合成與應用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