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6月27日報道我校數字助力基層黨建工作,報道內容如下:
江蘇師范大學:數字技術賦能基層黨建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時代,如何利用先進數字技術手段推動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數字化轉型,形成“互聯網+黨建”的新樣態,已成為國家對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教育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
江蘇師范大學黨委堅持以“黨建引領信息化發展,信息化助力黨建工作方法創新”為指引,持續深入探索高校黨建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方式,積極搭建體現時代感、科技感的黨建工作新空間,助推基層黨建工作數字化轉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通過開發“支部在線”智慧黨建信息系統,實現支部工作的“伴隨式數據采集”和支部活動的全方位記錄,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開展,有效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動的“能見度”;深化打造空間多維構成、功能自由組合、支持活動形式多樣、信息化設施充分融入、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多功能新型黨建工作空間——“紅信云”,進一步滿足基層黨建工作對多樣化空間陣地的需求,不斷提高黨員教育管理成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科技助力,讓支部工作更智慧。“支部在線”智慧黨建信息系統依托學校“愛師大”APP平臺,具體功能覆蓋了“三會一課”、黨日活動、黨費繳納、支部共建、民主測評、工作任務分解和跟蹤監測等各種應用場景。系統設置了支部活動過程記錄、活動總結、資源建設和數據匯總分析等各個重要環節,通過活動分類、流程設計對支部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工作,明確時間點、任務線、流程圖。目前,系統使用已覆蓋全校所有黨支部,全校三級黨組織管理人員全員賦權,實現對基層工作的有效跟蹤和實時管理。
二是數據賦能,讓支部工作更規范。貫徹“數據伴隨式采集”理念,做到支部活動過程實時記錄,既壓實了支部書記及支部委員的工作責任,又逐步推動支部工作方式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支部在線”系統環節中嵌入了各種標準化的工作模板或指南,使支部工作更加規范,采用輕量級應用為工作減負。同時,通過對記錄數據的沉淀、轉換、統計、分析,實時全方位呈現支部的活動全貌和成員動態,快速形成支部畫像、黨員畫像,為各級黨組織相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三是信息共享,讓支部工作更暢通。“支部在線”將各類活動信息、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將各方人才、紅色資源、文化陣地、新型媒體等黨建資源建設在平臺內全維度、系統性清晰地呈現,逐步建立了從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的三級分層工作體系,通過動態獲取全校支部建設相關情況,打破了支部工作信息壁壘,為各方成員建立起暢通高效的工作渠道,實現全校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全面覆蓋。通過首頁優秀活動展示、活動預告等方式,搭建了全校支部展示交流的平臺,營造積極向上、互相促進的氛圍。普通黨員也可以通過點評等方式對支部活動進行評價,互動性交流增強了普通黨員的參與感,經調研,全校黨員對系統的使用滿意率達95%。
四是空間保障,讓支部工作更融合。多功能新型黨建工作空間“紅信云”的打造不僅拓展了支部工作的理念、內容和方式方法,也強化了支部黨員教育資源的云端建設,創新打造與實體空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數字空間,形成支部黨建工作的“一體兩翼”。同時,“支部在線”“紅信云”的建設和使用與“愛師大”“師大方云”等學校信息化平臺形成了集成效應,逐步養成和提升了黨務工作者在數據報送、資料共享等工作中的信息化意識、素養和技能,起到了“為黨務工作減負,為黨建創新賦能”的作用,打通了基層黨建的“神經末梢”,激發了高校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黨建空間陣地保障和數字化系統運行,使學校組織部門在相關評先工作中,可通過數據沉淀與智能分析,實時調取申報支部的相關情況,為工作研判提供第一手資料,全校基層黨支部建設呈現良好建設效果。
目前,“支部在線”智慧黨建信息已面向全校師生開放試用,初步取得良好的應用反饋效果,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高度認可,陸續入選江蘇省委組織部《全省組織工作信息化案例匯編》,獲得江蘇省高等學校網絡信息專業委員會“智慧校園”特別專項課題立項,被列為“重中之重”項目。以“支部在線”智慧黨建系統和“紅信云”黨建工作空間為核心支撐的“互聯網+黨建”助推黨史學習教育數字化轉型被省委教育工委遴選為理論學習類優秀案例,“支部在線”推動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數字化轉型獲江蘇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獎。
新華社客戶端江蘇頻道編輯:周萱婷 劉雅文(實習)
報道網址鏈接: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568043?d=134b1e3&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