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育報8月16日報道我校研究生支教事跡,報道內容如下:
榜樣力量帶動鄉村兒童成長
本報通訊員吳向裕 李磊
“老師,您下次什么時候再來?”“老師,我們長大后也能當老師嗎?”不久前,在泗洪縣朱湖實驗學校,江蘇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孫青松完成一學期的支教任務,正跟孩子們深情告別。讓他沒想到的是,下課后,孩子們紛紛拿出筆記本,打開扉頁,請求孫青松和其他幾名支教老師簽名留念。連日來,這一感人的離別場景始終縈繞在孫青松心頭。
朱湖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鄉鎮學校,學生大多是農村學生,且有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去年9月,孫青松和另外4名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來到這里開展為期一個學期的頂崗支教活動。支教以來,他們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相結合,逐漸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榜樣”和“偶像”。
課堂上,支教團成員從一篇語文課文出發,帶領孩子們理解何為勞動之美、奉獻之美和敬業之美。課堂之余,成員們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一同生活,主動了解學生的“家長里短”和“雞毛蒜皮”,巧妙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此外,成員們還主動承擔文體興趣類活動輔導,定期組織籃球友誼賽,堅持帶領學生晨跑鍛煉。朱湖實驗學校校長楊呂波說,學校教師隊伍平均年齡偏大,支教團的到來讓孩子們感到耳目一新,學習也更有勁頭了。“支教老師們不僅彌補了我們的師資力量不足,在日常生活中也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支教者看來,頂崗支教讓他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和了解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現狀。“我們不斷檢驗并強化自身的教學能力,有些支教者還圍繞支教經歷撰寫學術論文,真正實現了教學與科研的雙向互促。”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泗洪支教團團長蔡雍賢表示。
據了解,2020年至今,江蘇師范大學已累計選派60余名研究生奔赴泗洪頂崗支教。同時,該校還通過師資培訓、專題講座、結對共建等形式,切實幫助當地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持續選拔、選派研究生前往泗洪縣開展支教活動,不僅是我們積極落實省教育廳關于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總體要求的體現,也是我們提升教育碩士實踐教學能力的關鍵環節。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泗洪支教力度,開創師生共同成長、校地合作共贏的新局面。”江蘇師范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黃德志說。
報道網址鏈接:
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778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