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江蘇師范大學承辦的“漢語橋”德國學生夏令營圓滿閉幕。來自德國的27名師生在為期14天的文化研學中,深入領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德志出席開營儀式并致辭。黃德志代表學校向遠道而來的德國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并簡單介紹了我校和徐州的發展概況。他指出,“漢語橋”項目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紐帶,既是文明互鑒的橋梁,也是民心相通的平臺。希望同學們在實踐體驗中深入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成為中德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本次夏令營采用“文化浸潤+語言實踐”雙軌模式,構建了三地聯動的文化研學體系。在北京段行程中,營員們不僅登上八達嶺長城領略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雄渾氣象,更深入什剎海胡同感受原生態的京味生活,并在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中觸摸中華文明的脈絡。在濟寧階段,通過“三孔”景區的實地研學,營員們系統了解了儒家文化精髓;中醫藥文化體驗館的“望聞問切”實踐,則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傳統醫學的深厚內涵。徐州段的行程重點聚焦兩漢文化和非遺體驗,通過徐州博物館的珍貴藏品、漢文化景區的遺址考察、戶部山古民居的建筑探訪,以及草編、扎染、皮影戲等非遺項目的親身體驗,為營員們構建了立體的歷史文化認知體系。
閉營儀式上,營員們通過視頻回顧了研學精彩瞬間,在悠揚的樂聲中,雙方互贈禮品。此次夏令營以語言為媒,以文化為橋,通過精心設計的三地聯動研學體系,讓德國青少年在行走中深度感知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更為促進中德人文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我校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為促進文明互鑒、深化國際友誼貢獻更多高校智慧。
(一審:董海寧,二審:吳向裕,三審:殷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