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告 人:劉廣宇
報告題目:細菌菱形蛋白酶介導孤兒膜蛋白的質量控制
報告時間:2023年10月29日 15:00-16:00
報告地點:生科院1#109會議室
主辦單位:生命科學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院
報告人簡介:
劉廣宇,杭州師范大學基礎醫學院學院副教授(獨立PI)。在牛津大學完成本碩博及博士后研究工作。本碩連讀階段師從國際一流生物化學家Mark Wormald教授;博士和博士后階段師從國際著名細菌學家Christoph Tang教授,獲牛津大學威廉鄧恩病理學院卓越博士后獎。2022年初全職回國后入選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專項、杭州市C類人才、浙江省微生物學會醫學微生物學專委會委員、同時兼任《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青年編委、《iMeta》青年編委。長期從事的研究領域為“膜蛋白大分子機器介導病原細菌致病與耐藥的機制、以及人體菌群的基因編輯與靶向調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EMBO Journal,eLife,Plos Pathogens等期刊。
報告摘要:
多組分的膜蛋白復合體在細菌的生理、毒力與耐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組裝的質量控制機制仍不明確。如何識別和清除膜中未正確組裝入復合體的孤兒蛋白組分這一問題亟待探索。在膜內蛋白酶中,菱形(rhomboid)蛋白酶是分布最為廣泛的蛋白超家族,在真核生物中,菱形蛋白酶介導細胞間通訊、炎癥反應等關鍵作用。相比之下,原核生物中菱形蛋白的功能一直是個謎。在這個工作中,我們發現志賀菌的菱形蛋白酶GlpG和新鑒定的Rhom7參與了膜蛋白復合體的質量控制。菱形蛋白酶通過感知跨膜區的穩定性,特異性靶向切割不穩定的呼吸鏈復合體的孤兒組分,當組分被正確組裝入功能復合體時,其不穩定跨膜區得到復合體其它組分保護,使其免疫菱形蛋白酶的切割。GlpG或Rhom7的初步切割是孤兒底物后續進一步降解的關鍵步驟。考慮到這種策略在古老細菌中的存在,且菱形蛋白在所有生命領域中的廣泛存在,這種質量控制范式很可能也在真核生物中調控重要事件,并保護細胞免受孤兒蛋白的損害影響。